回到首页 返回顶部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2022-12-26 文章来源: 生态环境厅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党的二十大再次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以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号召各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指明方向和道路。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倡者,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近1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逐渐丰富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并积极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者、示范者,使其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广泛影响力,不断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日益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理论上的逐步成熟,与习近平总书记三次重要讲话密切相关。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夯实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并首次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阐释,从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雏形初显。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个世界”总目标,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勾勒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总目标、总路径。至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更为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形式丰富多样。在具体实践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述方式或者表现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涉及主体或现实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从涉及主体来看,中国提出中巴命运共同体、中越命运共同体、中乌命运共同体、中哈命运共同体等国家间命运共同体,并提出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命运共同体等区域命运共同体。从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来看,中国提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丰富多样的生动实践,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也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矢志不渝。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及其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历史必然。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不懈追求,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心声,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探索人类未来命运提供了更多现实路径,获得世界各国的广泛共鸣与普遍赞誉是大势所趋、理所应当。事实也的确如此。近些年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社会赢得的良好反响,便是强有力印证。2017年至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连续6年被写联合国有关决议。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首倡并为之不懈奋斗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2013年在国际上的正式亮相到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再次宣示,人类命运共同体近10年的演进历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必定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源源不断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源头活水,并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社会“清如许”的美好未来!

来源:理论网    作者:董大伟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藏ICP备07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5400000014

地址:西藏拉萨市金珠中路26号     电子邮件:STHJXXZX@163.com   电话:0891-684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