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藏ICP备07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5400000014
地址:西藏拉萨市金珠中路26号 电子邮件:STHJXXZX@163.com 电话:0891-6849012
??二十年岁月洗礼,开拓事业犁铧;二十年兢兢业业,收获硕果累累;二十年攀登不止,见证了圣山探险的成长。
2021年是圣山探险成立20周年。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圣山探险迈着稳健而有力的步伐积极向前,一直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壮大。如今的圣山探险,是高海拔商业登山探险服务的领军团队。这些成绩离不开一直致力于推广登山运动和登山文化的“圣山人”。从高海拔救援、山峰环保到登山向导的标准化服务,均有“圣山人”的身影。
从最初担任团队协作开始,经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珠峰传递活动的历练成长,随后开始独立组织喜马拉雅北侧的高海拔商业攀登活动,到2020年为珠峰高程测量登山任务保驾护航,这是圣山探险人努力拼搏的硕果,是圣山人的担当和荣誉。
西藏圣山登山探险
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山探险”)于2001年正式成立。公司秉承“安全第一,客户至上”的服务宗旨,实行“以业养业、校企结合”的经营模式,并以“国际化、职业化、市场化”标准为经营管理理念,为登山爱好者提供安全专业的服务。目前,圣山探险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致力于登山运动推广、登山文化传播,提供高海拔攀登、技术攀登、徒步、探险、攀岩培训、攀冰培训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更是中国商业登山探险服务行业的专业高山探险服务领军团队。
此外,圣山探险还克服种种困难,走出国门,开展“7+2”即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并徒步抵达南、北极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通过走出去组织麦金利峰和阿空加瓜峰的攀登活动,学习国际先进的登山、环保理念。
圣山探险团队的出现,改变了喜马拉雅北侧登山向导服务由他国垄断的局面,同时还有力促进了我国业余高海拔登山运动的发展。
圣山探险的足迹
自圣山探险诞生以来,依托西藏丰富的山峰资源及西藏登山学校的人才优势,努力拓展登山市场,见证并参与了高海拔商业登山探险活动在国内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及活动报名人数从门可罗雀到需要适当控制的转变过程。截至2020年12月,公司已成功组织高海拔攀登活动192次。
其中,珠峰攀登活动17次,卓奥友峰攀登活动18次,希夏邦马峰攀登活动4次;以卓木拉日康峰为代表的6座7000米级山峰攀登活动47次;以姜桑拉姆峰为代表的17座6000米级山峰攀登活动106次。报名参加8000米级山峰攀登活动的总人数达491人,7000米级山峰总人数达652人,6000米级山峰总人数达1896人。同时,共有3000余人报名参加特种徒步探险及专业登山培训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报名参加珠峰攀登活动的人数已累计达226人,其中167名登山爱好者已成功登顶,顺利实现了他们的巅峰梦想。
高山向导 圣山公司目前拥有国际登山健将3人、国家级登山健将200余人,高级向导10人、A级向导25人、B级向导15人、高山协作30人、高山厨师15人、高山摄影6人,53人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截至2020年5月下旬,有两名高山向导以15次登顶珠峰成为国内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纪录保持者。近年来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开展的国内重大登山活动中,高山向导多次参与其中,如2003年人类首次登顶珠峰50周年纪念攀登活动、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活动、2008年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活动、西藏探险队攀登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活动、中尼友谊峰命名共攀活动、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活动等。此外,还曾多次协助国外登山队攀登念青唐古拉中央峰、宁金抗沙峰、启孜峰等。 目前,圣山探险的向导登顶8000米以上山峰及到达海拔8000米的高度已达2000余人次,其行走及攀登距离超过地球赤道的长度。
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 圣山探险高素质的高山向导、协作等人才,源于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其前身为西藏登山学校),同时圣山探险也从每年登山探险服务所得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来解决登山向导学校的教学与发展,创立了“以业养业、互为发展”的办企助学模式。 截至目前,从登山向导学校毕业的学员中,85%的学员进入公司实习、就业,其他15%的学员分别选送至西藏、青海登山协会、西藏登山队等机构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高山向导还通过“以身示教”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登山活动中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登山技能,丰富学生们的登山服务经验。 喜马拉雅环境保护基金会 圣山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就不断培养和践行环保登山理念。在进行登山探险活动的同时,对因攀登而造成的各种垃圾有组织地进行清理,运送至垃圾处理地点,并出资在珠峰海拔5400米、5800米、6000米、6300米处分别设立垃圾站和环保警示牌,进行有偿垃圾回收,对不同海拔高度带垃圾下来的登山者给予奖励。 圣山探险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不仅与西藏登山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了“西藏喜马拉雅环境保护基金会”,还提供资金支持山峰所在地的环境保护事业以及当地项目,为西藏登山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新贡献。 西藏高山救援基金会和圣山高山救援队 随着登山运动的快速发展和登山文化的日益普及,参与高海拔攀登活动的爱好者日益增多,从事相关登山探险服务行业的人员也随之增多,提升了我国登山产业的发展水平。但是,由于专业登山装备、技能与个体体能的差异、天气原因,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各类登山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影响整个登山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往事故发生时,由于没有专业的救援队伍,只能临时抽调向导、协作等相关人员组织救援行动。 自成立以来,圣山高山救援队多次参与西藏境内各种高海拔的救援工作,成功营救数名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创造了珠峰海拔8500米以上成功救援的纪录。 主要参与的救援行动有:2002年希夏邦马峰北大山鹰社队员遇难事故、2009年珠峰登山者遇难事故、2010年珠峰北坡成功救援西班牙人、2010年卓奥友峰两次雪崩事故的成功救援、2012年启孜峰偷登者在高山营地出事后的救援以及2013年珠峰8600米高度成功营救国内山友等。 高山救援队的成立,结束了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珠峰、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无民间专业救援团队的历史,有效提升了我国高山救援力量,填补了国内高海拔救援的空白,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广大山友的安全。 截止到2020年12月,圣山高山救援队共参与救援32次,共计救援46人。 西藏登山向导协会 在过去的喜马拉雅登山探险活动中,我国的向导水平良莠不齐、服务水平差异较大。伴随着登山事业的发展,登山向导的合法权益也有待规范与维护,因此,有必要建立起统一管理的有效组织。 圣山探险是喜马拉雅北麓拥有专业登山向导最多的机构,有责任和义务为西藏登山向导的管理与发展出力。于是,西藏登山向导协会于2017年10月应运而生,目前协会拥有注册团体会员单位10家、登山向导100余名。 登山扶贫+招收培训 为响应国家、地方的有关就业政策,圣山探险在确保登山人才的储备及保障登山向导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登山扶贫工作,严格落实各项扶贫惠农政策,注重培训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加大山峰周围农牧民就业服务力度。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公司向社会招收协作人员,为当地待业的农牧民子弟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及就业平台,使他们在每年的登山季根据登山活动的需求参与到登山服务行业中,登山季外还可在家务农,从而实现打工与务农“两不误”就业模式,真正做到将就业服务送到农牧民家门口。 公司在开展登山扶贫的过程中,还积极进行招收培训工作,目前已招收20名社会人员作为协作人员进行培训,计划在较短的时间里培养成初级登山协作人员,且每年陆续增加招收名额,不断壮大队伍并达到一定规模,满足喜马拉雅北侧登山探险活动对登山协作的需求。未来的目标,则是要形成喜马拉雅北侧的初级协作主要由本地协作人员承担的良好局面。(文、图来源:西藏圣山探险) 圣山20年大记事 2001年: 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派出2名向导(阿旺罗布、巴桑塔曲)协助瑞士珠峰登山队成功登顶; 派出三名向导协助西藏14座高峰探险队攀登布洛阿特,并成功登顶; 参加了西藏首届登山大会(姜桑拉姆峰攀登活动); 2003年: 参与珠穆朗玛峰清扫活动并承担前进营地清扫任务(海拔6500米); 参与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纪念登山活动,协助完成登顶珠峰的电视直播任务; 2004年: 组织国内业余登山队攀登章子峰; 协助西藏14座高峰探险队攀登乔戈里峰(K2),三名协作人员成功登顶; 举办首届西藏国际攀岩邀请赛; 2005年: 协助西藏14座高峰探险队攀登迦舒布鲁姆I峰; 参加珠峰高程测量活动; 协助中尼联合登山队攀登友谊峰; 2006年: 首次独立组织国内商业登山队攀登珠峰; 在同一个季节2次登顶珠峰,修路并且创造了最早从北侧登顶珠峰记录; 协助西藏14座高峰探险队攀登安纳普尔纳峰,并成功登顶; 2007年: 协助西藏14座高峰探险队攀登迦舒布鲁姆I峰,并成功登顶; 50名向导及协作人员入选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演练; 2008年: 承担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活动主要任务;
2009年: 2009年至今,承担珠峰北侧攀登活动的修路任务并积极清理攀登路线上的垃圾; 2010年: 参加清扫珠峰活动; 2014年: 纪念首登希夏邦马峰50周年,在海拔5600米、5800米两个营地全面清扫垃圾; 妥善安置12具珠峰登山者的遗体; 2017年: 参加珠峰清洁行动,实施垃圾分类; 2018年: 在珠峰大本营举行喜马拉雅环保基金会成立仪式; 参与西藏高山环保基金会及登山协会牵头在珠峰进行的三次大型清扫活动; 参加秋季希夏邦玛峰雪线上的垃圾清扫活动; 举办“喜马拉雅守护者”全国分享会; 2020年: 参加2020珠峰高程测量活动,承担登山测量的全程保障任务。